找到相关内容341篇,用时17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佛教绘画的种类

    西藏又有十二相成道之说:一从人间上生兜率天,二从兜率天降生,三入胎,四出胎,五善巧诸技艺,六受用诸妃眷(五、六是赞美太子在宫中的生活,文学武功都最精巧,享尽富乐),七出家,八苦行,九降魔,十成道,十一...一是正法轮身,即是佛、菩萨由所的行愿所得真实报身;二是教令轮身,即是佛、菩萨由于大悲而示现威猛明王之相。明是光明之义,密宗以智慧的光明摧破一切烦恼业障,所以称为明王。明王像一般都是多面多臂,手持各种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93053114.html
  • 谈谈佛教神秘——答“大悲咒”

    凡人,只因目睹了世间生老病死等各种苦难,才毅然出家。他先到深山苦行,后来在菩提树下冥坐沉思49天,终于悟出了“真理”。  “真理”是什么?就是那个神秘的教理,即世间万事万物都是因缘和合而成的,一旦这些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45156952.html
  • 浅谈中国本土宗教衰弱的原因

    的种种问题.   释迦牟尼为了摆脱这种痛苦决定放弃王位而进行修行:开始的时候,释迦牟尼来到尼连禅河边伽闍山苦行林中,独自在树下结跏趺坐.他身无覆盖,不避风雨,目不瞬动,心不恐怖,摒除一切,全体放下,或限制呼吸,头脑发怵,如针刺骨;或牙舌顶颚,强压内心,汗如泉涌,据说,由于他净心守戒,不卧不起,乃至一只大雕在他头一结巢哺雏,粪污其身也听之由之.释迦牟尼独苦行转眼已六年之久,他由最初每日食一麻一麦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55957030.html
  • 栖霞寺史地考

    提到“靳尚祠”,这里面还有关于栖霞寺建寺时的一个典故。法度是宋末黄龙人,从小就出家,苦行。当时明僧绍隐居在摄山,就把自己的家宅改成栖霞精舍,请法度住在里面。这块地方,原先是有道士想在此盖道观的,但住进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82161911.html
  • 僧伽安住之我见

    僧伽安住之我见  法珍  在佛陀时代,约有三种行者:1常随佛陀生活的大众僧。2苦行、头陀行,冢间、树下的持。3住阿兰若的行者。时经两千多年,佛法由印度传播到世界各地,受到各地域文化,民情风俗的...以“忍辱”为最难,最殊胜,修行要能成就,最重要的是从忍辱中修行。  (二)借重团体之力:实行群居时,如果能找到一个有规律的道场,那么共的力量下可忽视。  (三)破除我执、法执:群居有助于破除我见、我...

    法珍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42667631.html
  • 古人德行的典范----慈清

    双亲呢? 3、唐朝的师备法师,本来姓谢,他的父亲因捕鱼而被水淹死。他想用佛法来报答父亲,于是就出家了。他非常精进用功,每天苦行,而且跟雪峰禅师很要好。有一天,因为要去参访名师,他带着水囊,脚被东西... 古人德行的典范《缁门崇行录》这一部书专门记载古时候修行人品德的风范。他们那种持和涵养工夫,读后真令感动,而有高山仰止的感叹。例如: (一)朴实方面 1、扁担和尚一生只拾橡栗为食。 2、永嘉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41475144.html
  • 星云大师:如何行走出家路

    一、酸甜苦辣荣辱毁誉 要能苦、能乐,修道人要有苦时不以为苦,有乐时不以为。佛陀说过:“不能忍受毁谤讥讽、陷害、恶毒如饮甘露者,不名为修道人也”。要懂得享受平静的心灵生活,基督教也说:“上帝要你毁灭时,先要你疯狂。”不经一番寒澈骨,那有梅花扑鼻香?吃得苦中苦,方为人上人。谁缚汝?自己无明起时,则连佛陀也救不了!出家时要先苦行,磨练身心。在唐朝出家是要经过国家考试的,现在我们出家太容易了,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43776212.html
  • 广钦老和尚和宣化上人的对话

    我是苦行,一字不识,不会说法,我什么也没有。」 度轮法师:「老和尚太客气,本来就是无所得。修道不在文字上,有了德行自能度众,六祖大师也是一字不识。我所得的功夫是楞严咒及大悲咒,遇到什么事急需用到时,...从有形色相起,我没有说有形色相、无形色相。」度轮法师:「请老和尚多住世,暗中加持我弘法。」 师父:「这次我本来要离开这娑婆世界,没想到却被信众留住。」 度轮法师:「来者无所从来,去者无所从去。」 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05976557.html
  • 恩师虚云老和尚——宣化上人开示

    。  次年,虚老决心出家修道,征求二女同意(此二女后来出家为尼),偷偷离开温暖的家,来到福州鼓山涌泉寺,礼妙莲长老为师,名演彻,号德清。虚老深恐被家人再找到,乃在深山岩下苦行,饥时吃松子和草叶,渴时喝山涧之溪水。这种苦行,非一般人所能持的。所谓“穿人所不能穿,吃人所不能吃,忍人所不能忍,受人所不能受。”面对种种考验,而彼受之泰然,不但不觉得痛苦,反而感觉快乐。 三年之后,为亲近善知识,为研究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2243576790.html
  • 佛教中“乘”的分类

    生老病死而苦恼,碰触到生命中痛苦的本质。深受这些景象所困扰,王子最后离开了王室,放弃了他舒适且受到庇荫的王室生活入山修行。他最初苦行,接受肉体上最严酷的考验以寻求心灵的安适之道。稍后他发现,真理并非在苦行上求,而是在严酷的苦行与耽于逸乐之间寻求中道,他专注的心灵追求最后终于使他开悟成佛。  我认为佛陀的生平故事对我们有很大的意义,它例证了人与生俱来的无限潜力。就我来看,他开悟成佛的过程对他的信仰者树立...

    丹珍仁波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071478406.html